网站首页 教学论文 教案中心 试题中心 课堂实录 人教说课 教学课件 课文原文 练习答案 写作范文 网站地图  
 
 
   
  您当前位置:人教小语资源网 >> 教案中心 >> 三年级 >> 浏览文章 
搜索:
《七颗钻石》教学模式

《七颗钻石》教学模式

作者:佚名 来源:不详 点击数: 添加日期:2009年02月13日  字体:

  

《七颗钻石》教学模式

徐秀芹

一、设计理念:

培养学生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,体会文章要表达的思想感情,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,关心作品中人物命运和喜怒哀乐,培养语感,发展思维,提高品德修养,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。

二、设计思路:

本课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·托尔斯泰写的一篇童话,写的是在一次大旱灾之年,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为生病的母亲找水,由于她的爱心水罐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,赞扬了小姑娘的美好的心灵,教学重点是“了解小姑娘的水罐发生了哪些变化。”感受小姑娘的美好心灵,难点是“体会小姑娘美好的心灵与七颗钻石的关系”。

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设计思路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环节:

 

 

 

 

创设情境         整体感知    重点探究    回归整体   课外延伸 

1、创设情境

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创设情境,让学生随着真实的画面、凄凉的音乐、动人的描述走进这场大旱灾,去感受旱灾的严重。

2、整体感知

然后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,抓住主线,在学生通读课文后问学生:课文主要写了谁的一件什么事?什么在不断变化?发生了哪些变化?

3、重点探究

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围绕主线深入理解课文:小姑娘的水罐在什么情况发生了这些变化,在默读、讨论、有感情的朗读、想象中感受小姑娘的美好心灵,落实重点。

4、回归整体

最后再让学生完整的读一遍课文,让学生思考是什么原因使小姑娘的水罐发生了这些变化,随着学生的回答完成板书,落实难点:这钻石、这星星象征着小姑娘的美好心灵在闪闪发光,永远温暖着人们,照耀着人们……

5、课外延伸

(1)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;

(2)搜集作者列夫•托尔斯泰的作品读一读。

 

再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个故事发生在一次大旱灾之中,所以说大旱灾就是这个故事的大背景,我在设计每一个环节时都紧紧围绕这个大背景,只有在这个大背景中才更能突出小姑娘的美好心灵。

转载课程网


本页地址:http://linshi.123ttt.com/html/sannianji_488_19977.html

分享按钮

 

Copyright©2008PepXiaoYu.Cn人教小语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. 皖ICP备11015604号-4
皖公网安备 34162302001377号 人教小语资源网所有资源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,请联系管理员删除。
联系邮箱:pepxiaoyu@163.com